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LEVIS品牌
JEEP品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LEVIS品牌
秦晔:府谷女性服饰的时代记忆
【信息时间: 2020-05-06 15:25:23   阅读次数: 】【字号

 秦晔/文

古往今来,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进化,特别是女性的衣着打扮,更能显示出服饰文化的精彩神韵和时代特征。

纵观人们的服饰装束,可以看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表象。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而且也能说明当地的经济状况。

就以我们府谷而言,当地居民的穿戴,尤其是妇女的服饰,足以窥视岀当时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府谷地处三秦北端,历来有边远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之说。以往,外面世间的先进东西,很难流传到这里来。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的落后面貌虽然大有改观,但是,人们的衣饰打扮依然保留着许多地方特色。


解放初期,成年妇女的衣饰标准是:水蓝布袄儿黑裤子,春复尼花儿鞋白袜子。那种以家纺粗布印染的水蓝布和黑老布,就是当时用以做衣服的主要面料。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机制彩色布料进入巿场,但是,由于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政策,导致轻工产品几乎都要持证购买,所以,布料自然是不会自由销售。

当时每人每年发布票5一6尺,如此标准,只够成年人做一件衣服。应对这种情况,人们的衣着就谈不上讲时兴,上身的衣裳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穷将就。有人说:"大年初一的女人最好看"。因为她们穿上了新衣服。除逢年过节以外,不论大人娃娃,衣服上至少有两肘、两膝、后腚五块补丁。好在年轻妇女所穿的喜爱花布衫上打补丁不显穷,那种多为黑蓝颜色的衣服不绣自花,别具一格。为什么好长时间衣服以黑蓝为主色调呢,因为老习惯是:三十不红,四十不绿。也就是说,社会上有60%以上的人不穿花红。

据说在六十年代初,上海一对金融系统的年轻夫妇来府谷支边,女干部穿了一件连衣裙,只惹得满大街的行人无一不顿足回眸。

到了文革期间,立领唐装被视为封,西装革履被批为资,列宁服被论为修,多色彩、多褶折服装斥为奇装异服。此时人们的服装以绿、灰色为主。因为,当时军装和工人装是人们最崇尚的服装。


军装和工装的流行,不仅强化了人人皆兵的国防意识和领导阶级的绝对权威,而且导致了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改变,多数青年人的择偶标准是一军官,二工人。在当时,谁家女子能穿上一身公家发的绿军装或灰色劳动布工装,那是全家人的光荣。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逐渐繁荣,人们的衣着也逐步有了改变。不过,那时的时尚为“一窝蜂”,一人穿甚都穿甚。年轻女性的服装谣是:"公鸡尾巴方格格,高吊裤子花袜袜"。其时,若逢节遇会,满目都是方格子面料的大摆上衣,窄腿高吊裤子、黑丝绒鞋配条花袜子的时尚女人。

随着国家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轻工业产品不再统购统销,布票相应退岀它当红了三十余年的历史舞台。布料、服装的自由买卖,使服饰世界迅速地缤纷绚烂起来。


常言道:看女人,知世界。在一个地方,只要看到大多数妇女衣着风貌时尚整洁,举之言谈有礼有节,就可以知晓当地的人文程度和经济条件。且说清朝光绪年间,有翰林学士王培芬到定、靖、安三边视察,写下《七笔勾》为奏章。其中表述妇女的一勾是"可笑女流,鬓发蓬松灰满头,腥膻乎乎口,面皮赛铁锈。黑漆钢钗手,驴蹄宽而厚,云雨巫山哪辨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笔勾"。再看穿着:"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破烂亦将就"。在文人笔下轻松的一勾,却道白了此地人的贫穷生活和地方的荒凉落后。

如今的三边,借油气田的开发,成为全国驰名的富裕地方。时任省纪委书记的李焕政先生在改革开放后视察三边,写下了新的《七笔勾》。其中对妇女的评价是:"今日靓女,打扮入时人俊秀,顶起半边天,致富显身手",其文将三边女人们洒脱、秀美、精干的风彩和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自然地统一起来。

和三边相似,我们府谷地方近年来依托资源的优势和工业方面的前卫,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随之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表现在衣着打扮上,尤如挡不住的满园春色,花红柳绿竞显风彩。当然,敏感时尚气息的女性同胞们,当仁不让地走在引领服饰世间的前面。

如果说时装展示,一年四季各有千秋的话,最理想的还数不过夏天的情趣。在伏天的晨曦中或夕阳下,府谷城的居民们总喜欢在河滨公园内散步、兜风。游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跳广场舞的姐妹们。一队上百人舞群里,穿红的、戴绿的,这边长裙飘逸,那厢短衫紧俏,仔细端详,却很少有重样、重色的。因为讲究衣着者,不仅要求面料上档次,式样赶时髦,最主要的是兀显个性特点。如果有友邻背对购置了同色调、同式样的衣服,二人偶遇时,会不约而同地惊叹:"撞衫了"!从此,这件所撞之衫便有"失宠"之忧。


在行服饰者,懂得名牌品质的精贵取决其款版的奇特,或专制或绝版,独一无二。那些批量生产的服装,只能是学生装、运动衣、工作服。可大千世界不尽其然,有一种服装却岀例外。在夏秋时节,于人民广场和河滨公园的绿色跑道上,经常会看到许多走秀的靓女,身着旗袍,手摇团扇或纤撑花伞在表演节目。纵观那彩绣满襟的旗袍队伍,只是色调不尽相同,可式样基本一致,撞衫之嫌在此豁免。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服装,于清朝时期引进中原。由于它可以充分体现妇女的曲线美,所以在各地迅速地流行开来,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品牌服饰而自成一派。

如果说夏季里的衣服可以霓裳羽衣,百花齐放,冬天的厚重衣服怎么能潇洒起来呢?其实不然,冬季里的羽绒服多选五光十色的鲜亮面料,各种丝绒、毛呢大衣配上长筒皮靴和锦绣帽子,别有一番气派。还有那花貂、狐裘衣物,更显雍容华贵,可谓气势夺人。

虽然目前乡人不是都讲究穿戴而锦衣绣饰,但是,时下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所见的男女老少,皆衣着整洁,神情泰然。这就是生活在全国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城居民的精神风貌。

 


遵循市场需求为导向 法思莉女装呈现高品质优雅服饰 Esprit5月底全面关店 快时尚服装品牌迎退潮
JEANDS简尚服饰http://www.jeands.com/ 电话:400-850-8888 许可证:苏B2-20060888 备案号:苏ICP备10206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