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LEVIS品牌
JEEP品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LEVIS品牌
浅析明代早期女性服饰的演变
【信息时间: 2019-03-21 16:01:02   阅读次数: 】【字号

 明代皇帝朱元璋时期(1368——1398)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服饰穿着的典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元代(1271-1368年)服饰对明朝服饰的影响,重新弘扬唐宋服饰文化,使得明朝服饰的穿着方式和制度,日渐成为古代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典型。这些在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墓葬中均有发现。

 

图1 太湖地区

1 明代墓葬的发现

目前所知,现出土的明代墓葬中有较多都还有纺织品发现,而这些墓葬多数都集中在太湖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这些东部省份(图1)。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墓葬都是明代中晚期的,例如浙江桐乡的杨青墓(1461年),泰州胡玉墓(1490年)等。只有三个明早期的墓葬中被发现有纺织品残存,并且这三个墓葬均在江苏无锡。其中最早的一个是陆勋墓葬,可以追溯到1423年即永乐二十一年,明代早期男式的服饰穿着即被世人所知。第二个墓葬是周溥墓,墓主人同样是为男性,在这个墓葬中,发现了使用棉、麻布料制作的服饰。第三个为一个周氏女性墓葬,其中发现有女性服饰和丝织品若干,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无锡周氏墓。

2 明代周氏墓

2.1背景介绍

周氏墓葬位于太湖之东,现无锡城市郊。2002年的冬天,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及无锡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和文物保护修复专家一起对该墓进行发掘。其棺木上封有石灰浆、沙土和糯米汁,以及一些丝绸服饰。这个墓葬最初是在一项工程挖掘项目中被发现的,在挖掘过程中,墓穴已经有部分被破坏了,而墓中陪葬品等的位置和顺序也已被搅乱。考古学家们只在墓葬中发现有一些木制的器物和装饰品,例如梳子、大头针等。而保存下来的丝织品服饰则被转移到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处理。

发掘小组在墓葬附近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墓志铭,其上记载这该墓主人相关的身份信息:故堂处(士)钱公达妻周氏墓,通过该信息,可以明确该墓主人为周氏,女,为钱姓男子(钱公达或钱达)的妻子(图2a.2b)。此外还有一方墓志,可以确定周氏夫人逝于永乐年间。

 

图2 周氏墓葬墓志铭 2a

 

图2 周氏墓葬墓志铭 2b

2.2出土服饰

无锡钱氏家族的祖先最早来自浙江杭州城附近的临安,属吴越国统治范围。吴越国(907-978)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都城为钱塘(杭州),强盛时期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宋朝时,全家迁往无锡,到元明时期再次崛起。1960年,在无锡军将山尧歌里发现一男女合葬古墓,墓主人钱裕(1247-1320),墓葬距离周氏墓葬仅有5公里。这个墓葬中也发现了丝绸和其他服饰。然而,周氏妇女的丈夫钱氏,只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并非官员。从该墓出土的各式服饰来看,墓主人的穿着仅是永乐年间普通中产阶级的服饰风格,由此可知,这个家族可能并不是十分富有。

从历史资料记载和墓葬出土实物对照可知,这一时期女性流行穿着短款上衣,类似夹克,称为“袄”。周氏墓葬中共出土有四件袄,其中保存最好的是一件平纹地万字纹绮袄,该袄上有四条平纹丝带,其中的三条还很完整(图3a.3b)。

 

图3 出土服饰及其结构图 3a

 

图3 出土服饰及其结构图 3b

第二层是一件短袖,当地的说法是褙子,类似现在的背心,是一种复杂绞罗织物,非常薄透。该件文物为窄领,缠枝花卉图案,袖口较宽,有30厘米,因此,可以穿着在长袖上衣外面(如图3a、3b)。

第三件衣服形制残缺严重,仅保存有部分残片,是一件织有六角形纹样和万字纹的花绢,其整体风格与第一件相似(文物号1649)。

这四件袄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是缠枝花卉和杂宝纹缎袄,其领上有刺绣。该袄已经残缺,但从残存部分可以推测出其尺寸(图4a.4b)。其领子上绣的凤凰和杂宝云纹格外引人注目,这也许是彰显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第一件长袖袄和短袖背心均有对襟领,每件衣服的后开领里镶领边都比前开领窄。领子后片较低的地方要窄于第一件袄,可以看出这些衣服均是量身定制的。

 


成都石墨烯服饰招商加盟多少钱 发力服饰领域,贝店牵手美特斯邦威、初语、九牧王引领时尚生活
JEANDS简尚服饰http://www.jeands.com/ 电话:400-850-8888 许可证:苏B2-20060888 备案号:苏ICP备10206888号